成考热线:
15755063059

首页 > 复习资料 >

2021年福建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技巧总结

来源:福建成考网     2021-07-29 17:03:34未知复习资料 >

  【导读】福建成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2021年福建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技巧总结

  一、答题注意事项

  了解考试题型和阅读题答题的一般的表述方法与常用词语。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一般至少留 50 分钟写作文,如果前面的题目没有答完,建议最好先写作文,之后再答前面的题。

  1. 基础知识题

  基础知识题是选择题,考的是知识积累,一般不会太难。

  做题时回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排除你能直接判断出错误的选项,在不确定的选项中对比选择出最后的正确答案。

  2. 现代文阅读

  这类题是比较容易拿分的,给出的阅读题都比较简单。

  阅读文章时要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尤其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这决定了我们答题的语言方向。

  (1) 很多问题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所以一定要仔细看清题目,找到问题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答案一般就在前后处。

  (2) 答题尽量答全一些,例如问题问某某事的原因,答案是有三个原因,同学们不要答了一个原因就接着答下一题了,我们要认真阅读文章,答案尽量写得全面,多写了不扣分,少写就少得分。

  (3) 概括大意题,也是尽量要把答案点写全概括段意的,可从该段中找出中心句来答题。

  概括全文大意的,既要把每段的中心内容整理写上去,还要写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一般为: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hellip;hellip;,表达/抒发/赞美/ 揭露/反映hellip;hellip;。

  3. 文言文阅读题

  相比前面几种题型,大家普遍比较怕文言文,但越是怕,就越要正式它,克服它,只有这样才能做对这类题。

  文言文不像现代文,单凭看某句话很难答题,一般是看完全文,才能答的出题。为了顺利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建议大家可以看两遍原文, 大致了解写的是什么事、什么人、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人物是主要的;想想作者写这件事、这个人要说明什么;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尤其解答翻译题,也许单看这个句子同学们翻译不出来, 但是从全文的大意和联系上下文,一般我们可翻译出这个句子的大概意思,这样也可以得一半分。

  4. 诗歌阅读题

  诗歌阅读题最重要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也常常会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出题。

  下面总结一些常见的表达作者情感的形式。

  (1) 以物抒情。

  荷花:清雅高洁。归雁:思乡。青松:刚正、坚贞。浮萍:漂泊不定, 菊花:傲然不屈、恬然自处、隐逸。莲花:纯洁、高洁、脱俗,

  梅花:孤傲、不屈。落花:伤春、伤别。

  残月:孤独忧愁。月亮:思乡、思人。

  孤雁(孤鸿):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

  (2) 借节日或季节抒情。

  春日:希望、美好。秋日:萧瑟、悲苦、思乡。春节:喜庆。中秋:团圆、思乡、思人。

  重阳:登高、思乡、思人。除夕:团圆。

  (3) 其他抒情。

  忧国忧民:通过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人民疾苦、离乱痛苦、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来表现。

  建功报国:通过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的悲叹来表现。

  思乡怀人:通过羁旅愁思、思乡念友、边关乡思。5.作文

  (1) 作文占 50 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写完,一定要写完,

  一定要写完。

  事实上,很多老师是看你的字数给分,所以有的考生没写完作文很吃亏。因此即使写到后面感觉难以写下去,写流水帐也要把作文空格基本填满。

  (2) 先列提纲再动笔写。

  有些同学喜欢拿着笔就写,这样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走题,或者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下同学们是没有时间重新写一篇作文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列好提纲再动笔写。

  提纲是你每段要写的主要内容,不是打全文的草稿,可以只是几个字, 自己知道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3) 拒绝三段式:5-8 段为宜。

  (4) 作文主题最好写些积极向上的,尽可能避免边缘意识、禁忌话题、偏激观点和刺激性语句的出现。作文并不是不能露锋芒,但一定要适度。

  考试不是试验场,我们要稳中得分。

  (5) 作文结构分为:题目、开头、段落、结尾。记住千万不要忘记写作文题目。

  这里如果不怎么懂写作文的同学,给大家推荐一个最好用的结构,就是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总写: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引用名人名言引出主旨。

  中间分写:用几段针对主旨写出你的观点,这里建议每个观点写一段, 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如果这几段的中心句能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就更妙了。

  结尾总写: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旨,如果能在主旨的基础上再表达更好一层的深意、社会意义分数会更高。

  “总分总”的结构,既容易运用到写作中,又使得你的文章看起来条理脉络清晰,同时做到首尾呼应。

  二 、答题技巧

  1.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2. 叙述的技巧:顺序、平叙、倒叙、插叙、详叙、略叙、总叙、分叙、补叙。

  3. 写作手法: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基本形式。如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记叙的方法、说明

  的方法、议论的方法、抒情的方法、描写的方法、修辞手法等。

  [常见写作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具会、照应、联想、想象; 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4. 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喻理、叙事抒情、借古抒情、借艺术手法及具体内容抒情等)。

  5. 描写手法:

  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

  [常见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6.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用典,借代,对偶,对仗,反复,排比, 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呼告,通感。

  [修辞.记忆顺口溜]

  “比喻”分借明和暗,“借代” 不能改“明喻”。 “拟人”把物当人写,“拟物”把人当物看。

  “对比”内容需相反,“夸张”故意言过实。 “反复”词句要统一,词组句段皆“排比”。 “设问”自答是强调,“反问”不答强语气。 “对偶”形式很整齐,“对仗” 比偶高- -级。相互补充叫“互文”,“双关”表里两层义。 首尾相接叫“顶真”,“通感”好似感觉移。 “呼告”不管听读者,还有“用典”要牢记。

  7. 谋篇布局(结构)技巧:

  设置线索、起承转合、过渡、承上启下、铺垫、照应、呼应等。8.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演绎

  论证(法)、归纳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因果论证(法)。9.描写方法类

  答题技巧:场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情描写。10.表现手法类

  答题技巧:以动写静、动静相衬、比较。

  11. 成语出处分析类

  答题技巧:用典、比喻(增强形象性)、拟人、对比、对偶、夸张、排比(增强气势)、象征(深化意义)、引用、反问(反诘)。

  12. 人物性格分析类

  答题技巧:阶级局限性、内心软弱、多愁善感、开朗、乐观、沉静、谨慎、稳重、过敏多疑、安于现状、消极忧伤。

  13. 抒情方式分析类

  答题技巧:借典故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14.结构作用分析类

  答题技巧: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点题、突出中心思想。

  15.论证方法分析类

  答题技巧:举例论证、例证法、说理论证、对比论证、演绎论证、类16.比论证(比喻论证)

  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类(字、词、句、段落)和分析感情类答题技

  巧:表达了作者对hellip;hellip;的热爱、向往、忧愁,爱国感情、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悠闲自在、洒脱豪迈之情,表达了作者hellip;hellip;的情怀,表达了对hellip;hellip;的厌恶憎恨,抒发了思念之情、抑郁之情,体现了对hellip;hellip;的追求。

  17. 分析中心论点和主旨类

  答题技巧:批判了hellip;hellip;的社会现实、封建制度、愚昧无知,表达了讽刺之情,通过描述hellip;hellip;展现了hellip;hellip;通过雅俗对比,突出文章主旨hellip;hellip;, 暗示了hellip;hellip;,反映了hellip;hellip;

  18. 比较类

  答题技巧:通过比较hellip;hellip;衬托了、烘托了hellip;hellip;的社会现实、人物性格、社会的黑暗、制度的落后、道德的沦丧,表达了hellip;hellip;的决心。

  19. 原因分析类

  答题技巧:制度、社会现实、客观环境、主观认识。20.艺术特色分析类

  答题技巧:复沓、叠句、重唱。

  21. 现实意义分析类

  答题技巧:借古喻今、从政者广开言路、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礼贤下士、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人为本的思想。

  22. 写作手法及作用

  (1) 象征手法:hellip;hellip;象征hellip;hellip;,表达了hellip;hellip;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 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 文章开篇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①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②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③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④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⑤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⑥开门见山。

  ⑦倒叙开头。

  (9) 文章末尾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①抒情议论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又称卒章显志)。

  ②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③戛然而止,发人深省。

  ④照应开头。22.具体题型答题技巧: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 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

  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 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 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5.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句子在开头:

  (1) 开门见山,统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结构作用。

  (2) 设下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思考,结构作用。

  (3) 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内容作用。

  (4) 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内容作用。句子在中间:

  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结构作用。

  句子在结尾:

  (1)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结构紧密,结构作用。

  (2) 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旨,

  (指出什么道理,给人什么启示),内容作用。 23.字词解释技巧:

  ①读音判通假;

  ②代入断古今(形同音同义不同。将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代入原文,不符合文意的,就有可能是古今字) ;

  ③同位法(适用于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中);

  ④组词法;

  ⑤迁移法(可用学过的知识) ;

  ⑥语境法(适用于翻译语段中的摸个字词,课联系上下文得出答案)。24.常见翻译技巧:

  ①直译(逐字逐句,对应翻译)与意译(根据语句意思进行翻译,尽量

  符合原文,照顾原文词义)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②“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时可保留不变。③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④“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⑤“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⑥“调”:调整。把古汉语特殊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⑦“选”:选择。文言文中-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三、常考文学常识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 15 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2. 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 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 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 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 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另一座

  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5.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

  6.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7.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8.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9. 《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

  《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10.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 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 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11.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 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12.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

  《哀郢》等 9 篇作品。《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13. 《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 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组成,计 130 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 3000 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4. 《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

  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 强烈的抒情性

  (4) 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5. 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6.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7.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 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8.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 80 多首,辞赋散文共 40 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9. 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20. 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 均有巨大的影响。

  21. 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22.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

  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水平。

  23. 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 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 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 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 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4. 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 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 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 “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2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

  (2) 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 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4) 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6.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 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 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 经济繁荣。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7. 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

  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 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 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 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 晚唐“小李杜“崛起诗坛。杜牧、李商隐

  28.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占了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

  1. 题材开拓、意境创新

  作诗贵在创新。《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

  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 韵律节奏美。全诗共 36 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反复, 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孤篇横绝, 竟成大家。“

  29. 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 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大师地位。

  30.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的。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 飘逸的风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

  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31. 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 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 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32. 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 生活体验的丰富真切、感情的饱满有力。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表现了杜诗意境的深♘完整, 语言的精工凝炼,音调节奏的抑扬缓急,顿挫变化。

  33. 柳宗元,散文家,亦是诗人。他对儒、道、佛思想均有吸收,具有唯物思想和较为进步的历史观。柳诗现存 160 余首,大部分为遭贬后的悲愤和对山水景物的欣赏寄托之作。

  34.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

  是一种用新题目写时事的乐府诗歌。它始创与杜甫(如三吏、三别等), 完全摆脱了旧题的束缚,因事立题,根据所写的内容来命题,这样, 使乐府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35.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精神,力求诗歌与现实取得紧密联系,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他们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自己的创作纲领,创作了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和百姓疾苦的新乐府诗。白居易的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熟练的艺术技巧,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36. 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号“小李杜“。

  杜牧的写景抒情之作,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如《山行》

  《清明》这些诗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为之陶醉的风情。

  37. 李商隐的诗其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1) 工于比兴,情致缠绵。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刻划入微, 传达缠绵的情感。

  (2) 巧于用典,意蕴含蓄朦胧。诗人往往用神话、典故,以及比兴、象征等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意蕴含蓄,耐人咀嚼。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是空前的。

  (3) 语言清丽,尤擅七律。李商隐的诗歌语言,兼具清和丽的特点。

  38. 古文运动指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其矛头是革除骈文。它以儒学复兴为号召,通过对文体、文风以及文学语言的革新,以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从而达到张扬儒术的目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散文创作和发展的新时代,新传统。

  39. 词,和乐府歌辞一样,它是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词的名称由此而来。词被称为“诗余“,是因为词是由唐代绝句演变而来的,其表现形式便是依曲调增减字句、裁截重叠而形成长短句。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乐府, 琴趣,乐章等。

  40. 词的分类

  按体制来划分,词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按音乐来划分,词一般分为令,引,近,慢四类。

  慢词,是依据慢调填写的词。慢调是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 故名。慢调篇幅体制较长,接近长调,但二者并不等同,长调是按体制划分的,慢词则是依据音乐韵律划分的。

  41. 中唐文人词

  词体在民间兴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诗人,开始涉入到了词的领域。盛唐的文人作词者还不多,所写也基本上都是整齐的五、七言形式, 但个别也有是长短句的,如托名李白的两首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这两首词究竟是否李白作,学界还有争议。但无可非议的是,二词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42. 李煜与南唐词

  南唐词人中李煜最为出色。南唐后主。李煜词的艺术创新:

  (1) 李煜词用血泪抒写亡国破家的不幸,抒情色彩相当强烈。如《虞美人》,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故国之思,并把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的悲慨融合在一起,把“往事“、“故国“、“朱颜“等长逝不返的悲哀,扩展得极深极广,滔滔无尽。一任沛然莫御的愁情奔涌,自然汇成“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景象气势,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2) 多用白描,比喻精妙。

  李煜词多用白描,比喻精妙,特别是善于将抽象的情愁比拟为具体可感的意象,使人感到美妙异常。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这样。

  如《清平乐》这首词相传是他亡国前不久的作品,运用白描手法,将离愁别绪表现的深沉委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中的两个精妙的比喻: “落梅如雪乱“,形象而生动:“离恨恰如春草“,将抽象的情感比喻为具体可感的物象,贴切精妙。

  (3) 语言生动自然,清丽隽永,多有口语。

  43. 宋代文学,词的成就。北宋前期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的词人,其他对词的贡献在于创制了长调慢词和与之相适应的铺叙手法,并善用俚语俗语,内容上也将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以及个人羁旅行役纳入了词的题材范围之内。

  苏轼则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在内容方面,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也采用词来表达。

  在形式方面,苏轼革新了词的语言,不拘音律,将词变成了一种不再依附音乐的新诗体。在风格方面,苏轼在婉约词风之外别开豪放旷达词风,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南宋前期

  南渡前后,词坛上出现了一个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生活在北南宋之交,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优越,主要内容是爱情相思和歌颂自然之作,风格清新自然;后期国破家亡, 主要内容是国破家亡,孀居孤苦的感受,风格沉郁悲凉。另外,李清照的《词论》强调词艺术上的独创性,即“词别是一家“,与诗歌是相对独立的文体,重视词的声律形式,语言上要求典雅浑成。

  随之继起于词坛的是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词最杰出的代表, 他用词表现其抗金救国的意志,风格遒劲,气势磅礴,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的色彩。辛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和豪迈气慨, 把宋词的思想和艺术均推向了空前的高度。苏轼和辛弃疾,标志着宋词的两座高峰。

  44. 王安石为北宋的政治家。是北宋诗*新运动的得力干将。

  45.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柳永只在晚年的时候做过一些地方小官。其大半生都是困顿蹇滞,沉沦下僚的。其词带有艳情化、俚俗化的特征。然而,正是社会底层丰富的现实生活,造就了这位天才词人。柳永一生主要致力于词,他是中国词第一个专业词人。在宋词,柳永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柳永长期的浪迹江湖、晚年的宦海沉浮,使他对飘泊天

  涯有着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如《八声甘州》即写的凭栏游思。 柳词的艺术创新一。大量地创作长调慢词。二。长于铺叙白描。三。善于吸收俚语,俗语入词。因此其词流传甚广,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46. 苏轼 苏词艺术风格上的突破,推动了词风的变革。

  一、开创了豪放词风。苏轼大量地创作豪放词,促进了词风的转变。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

  二、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主要体现在:(1)题序。(2)用典。

  三、苏词的语言创新。苏词语言风格为清新朴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化用前人语言入词,还运用口语、虚字入词,丰富词的表现力。

  四、苏词风格的多样化。苏词风格的豪放,并不是因为苏轼豪放风格的词数量最多,而是因为这类词创新意义。《东坡乐府》中,大部分还是婉约风格的作品。而苏词还有部分词作则体现出的是旷达词风,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即是。

  47. 秦观的词内容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情“和“愁“两个方面, 但是其词的艺术成就都是很高的,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称之为“婉约之宗“.

  48. 李清照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他最擅长的是词,但其诗文成就也是很高的。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创造力、艺术成就

  的女作家。她以女性身份登上文坛,释放属于女性自己的情感,比代言体的“男子作闺音“真切的自然得多,文学也从此有女性的声音。客观地说,李清照是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格局, 在中国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49. 辛弃疾词的内容 辛弃疾首先是一个军人,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此,他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词作中,数量最多, 也最有光彩的是它抒发爱国主义豪情的词作。 1、抒发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2、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感情沉郁,风格悲壮。

  3、批判了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

  整个南宋,上层官僚集团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主和派和主战派的斗争。而主和派几乎占的都是上风。投降苟安是南宋对外政策的主流,辛对此十分愤慨。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词人说“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就是在警告那些投降的小人,必然遭到毁灭的下场。

  50. 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51. 陆游的诗歌艺术

  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52. 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53. 王安石散文创作

  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4. “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

  《倩女离魂》。

  55. 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首先是创造出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戏剧人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一大群普通的妇女形象,如童养媳窦娥、妓女赵盼儿、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 通过她们的遭遇,刻画了她们善良、刚强、机智的性格,赞美了他们敢于向黑暗势力斗争的反抗精神。其次是关剧的“当行性“很强。他的剧本结构完整,情节的发展层次分明,人物和事件的安排适合舞台演出的要求。《单刀会》关羽的出场,就是的一例。其三,关剧语言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元曲选序》) 语言个性化强,戏剧化强,鲜明生动,通俗易懂,如《窦娥冤》第二折《斗虾蟆》。同时,关剧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非常、深刻,如

  《鲁斋郎》中张圭送妻所唱的曲子,就被誉为我国古典戏曲最精彩的内心独白之一。其四,关剧的基本创作倾向是现实主义,但在部分作品中,为了强化表现力,又有一定的超现实的描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关剧发射出了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56. 王实甫,一生创作杂剧十四种。今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以《西厢记》“天下夺魁“.《西厢记》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主要人物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都是公认的杰出典型, 这在爱情剧中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57.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完成《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思想成就,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不仅主题思想深刻,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非常成功。女主人公杜丽娘尤为光彩照人。

  58. 孔尚任《桃花扇》以其深湛的思想内容和严谨的艺术风格步入了中国文学秀的文学作品的行列。女主人公李香君是剧本写得最成功的中心人物。她温柔、聪慧,虽为歌妓,却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生活理想,积极主动地关心南明兴亡,对权奸误国十分痛恨。在中国文学, 李香君是的积极的把自己的爱情与时代风支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妇女 形象,她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她说明中国古代妇女已摆脱了传统的仅仅向封建礼教抗争的束缚,已经主动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家国大事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59. 施耐庵《水浒传》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剖析了其最后失败的社会原因及其内在原因。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优秀之作。60.“三言二拍“是明代影 响的拟话本小说,“三言“系指冯梦龙编撰的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即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蒙初编写的两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就是明代拟话本小说创作的代表。 61.《聊斋志异》借用谈狐说鬼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作品中的形象,既有超人的独特的个性, 又富有人情味,把非人的特征与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巧妙地合为一体,使作品中的花妖狐魅,处处闪耀着人的性格光辉,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从而赢得人们的喜爱。

  62.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部形象化历史,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十分全面、深刻。小说以贾府的盛衰演变为主线,以宝黛爱情为核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广泛描写了封建末世的社会生活,通过对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的揭露,通过对封建社会种种黑暗现实的批判,通过对贵族青年男女的悲剧爱情的描写,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演变过程的展现,对中国末期封建社会进行了总体解剖,揭示出它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这四方面的生活内容,构成作品主题思想的丰富内涵,使它成为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63.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简析 《红楼梦》的典型人物的塑造异常成功,特别可贵的是成群地塑造。全书总计有人物 421 人之多。贾宝

  玉是小说精心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曹雪芹着力最多,寄托最深又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其性格核心是对封建社会的反叛,他始终在封建主义的精神道德所规定的范围以外行动。叛逆性格核心的外向表 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对自由的饥渴。他对自由的向往在小说中描写得十 分突出。其一,是对反抗封建礼教的行动给予赞美和肯定。其二,自愿与市井人物交往。其三,女性崇拜心理。他“见了女儿就清爽,见 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种观点的意义在于否定了传统的“男尊女卑 “的价值观念,肯定了奴婢作为人的独立的社会地位,对封建道德所 规定的“男女授受不亲“也是一种反抗。其四,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这使他对自由的向往、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发展到一个贵公子所能达到的 强度,最终与封建贵族家庭完全决裂,在万念俱灭,万有皆空的佛家境界中寻找到自由的归依。这是他对现存的价值观念、对封建社会现存的一切的彻底否定,也是叛逆性格达到的峰。 钗、黛形象则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又一组丰满完美的典型形象,她二人的性格内涵丰 富动人,对比强烈。“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尽其妙“.宝钗注重 理智,随分从时,崇尚实际,平和冷静;黛玉则注重感情,孤高自许, 赞美性灵,含蓄热烈。宝钗时时深含而流于做作,黛玉时时率真而失之任性。二人性格差异最突出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和宝钗 “会做人“的端庄贤淑。黛玉以从不说“混帐话“赢得宝玉最真挚的爱情, 宝钗以“会做人“,通过凤姐的“掉包“奇谋赢得与宝玉的婚姻。但是, 封建势力吞噬了宝黛之间的有共同反封建基础的自由爱情,摧毁了黛 玉的生命;同时,也使它选择的封建主义奉守者并没有能获得婚姻的

  幸福。薛宝钗这位“淑女“很快就落入“守寡“的命运。这两位女性的悲剧结局也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这一组形象以其生动性、丰富性、独特性,赢得世人的喜爱。

  现当代文学

  64. 鲁迅的散文诗《雪》借助对雪的描绘,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写作者内心强烈的孤独感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斗志。

  65.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之一。

  66. 戴望舒在《雨巷》中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67. 北岛的《回答》的基本表现手法是象征。

  68. 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可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

  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汉代以后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 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 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 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4) 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

  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 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 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 ““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名句名篇汇总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1.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5.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2.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3.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4.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5.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39.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0.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5.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7.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8.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4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四、常考文章知识点

  1.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bull;季氏》。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具体来说,他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bull;梁惠王上》。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本文中“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 《秋水》选自《庄子bull;秋水》。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为“ 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4. 《大同》选自《礼记bull;礼运》。《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所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末期,因此对“礼崩乐坏”的情况极端不满,对大同(天下为公)、小康(天下为家) 社会的美好憧憬。5.《谏逐客书》选自《史记bull;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也是一篇论说文。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代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

  《琅琊台刻石文》。

  6. 《陈情表》选自李善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 考试提醒
    • 成考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领取考试复习资料,历年真题等资源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
    电话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15755063059